学术队伍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团队 -> 学术队伍 -> 正文

徐芃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0-07-06

17A40

姓名:徐芃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历:博士

职务:

电话:0591-22867972

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电子邮件:pengxu@fzu.edu.cn

研究方向:生物化学与药物分子设计与筛选

教育工作经历

2020.07-至今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闽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9.03-2020.04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院,博士后

2018.12-2019.03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5.11-2018.12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12.06-2015.09 丹麦奥胡斯大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系,博士研究生

2008.09-2012.07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2004.09-2008.07 厦门大学,化学系,本科生

教学简介


科研简介

1.凝血和纤溶系统调控药物分子的开发。血液的流动性通畅对保持正常生理活动至关重要。血管的通透性受到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来维持。凝血系统的失调会导致血栓类疾病,如心肌梗塞、脑中风、深静脉血栓等。纤溶系统的失调则引起严重的出血风险。纤溶系统在肿瘤的发展和转移的过程起到重要作用。我们致力于开发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拮抗剂作为抗血栓和抗肿瘤的药物先导化合物,并且建立相关模型在分子水平、体外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评价其效果。

2.光动力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光动力治疗是结合光敏剂(药物)、激光和溶解氧产生光动力效应生成活性氧分子或自由基清除肿瘤组织。光动力治疗用于临床肿瘤治疗已经超过40年,但是一直无法成为主流的抗肿瘤治疗方法,其中重要原因是光敏剂自身的局限性:水溶性、生物相容性、光漂泊、靶向性等问题。我们通过药物化学或纳米科学等技术开发新型光动力抗肿瘤分子或纳米材料,用以解决临床光敏剂的局限性。

社会兼职

1.福建生工工程协会,理事(2017.07-2018.07)

2.丹麦奥胡斯华人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2013-2014)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1708043),主持

2.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创新项目 (2018J05031),主持

3. 2017福建省省直中直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境外C类),主持。

4. 2020福建省教育厅“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启动基金,主持。

代表性论文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为通讯作者

1.Wang, D.; Liu, W.; Wang, L.; Wang, Y.; Liao, C.K.; Chen, J.; Hu, P.; Hong, W.; Huang, M.; Chen, Z.*;Xu, P.*.Acta Biomater, 2020, in press, doi: 10.1016/j.actbio.2020.06.021

2.Lin, H.; Xu, L.; Yu, S.; Hong, W.; Huang, M.*;Xu, P.*.Exp Mol Med, 2020, 52(3):367

3.Hu, P.; Shang, L.; Chen, J.; Chen, X.; Chen, C.; Hong, W.; Huang, M.;Xu, P.*; Chen, Z.*.J Mater Chem B, 2020, 8:504

4.Zuo, K.; Qi, Y.; Yuan, C.; Jiang, L.;Xu, P.*; Hu, J.*; Huang, M.*; Li, J.*.Cancer Metast Rev, 2019, 38(3):507

5.Yan, S.; Huang, Q.; Chen, J.; Song, X.; Chen, Z.; Huang, M.;Xu, P.*; Zhang, J.*.Int J Nanomedicine, 2019, 14 6799

6.Wang, D.; Yang, Y.; Jiang, L.; Wang, Y.; Li, J.; Andreasen, P. A.; Chen, Z.; Huang, M.*;Xu, P.*.J Med Chem, 2019, 62, 2172

7.Xu, P.; Huang, M.*.Curr Med Chem, 2019, 26, 1

8.Jia, Y.; Li, J.*; Chen, J.; Hu, P.; Jiang, L.; Chen, X.; Huang, M.; Chen, Z.*;Xu, P.*.ACS Appl Mater Inter, 2018, 10(18), 15369-15380

9.Xu, P.; Jia, Y.; Yang, Y.; Chen, J.; Hu, P.; Chen, Z.; Huang, M.*.J Med Chem2017, 60(20), 8667.

10.Xu, P.; Andreasen, P. A.; Huang, M.*.Int J Biol Sci, 2017, 13(10): 1222 .

11.Xu, P.; Xu, M.; Jiang, L.; Yang, Q.; Luo, Z.; Dauter, Z.; Huang, M.; Andreasen, P. A*.J Med Chem2015,58, 8868.

12.Xu, P.; Chen, J.; Chen, Z.; Zhou, S; Hu, P.; Chen, X.; Huang, M.Plos One2012,7.

13.Zhao, B. Y.;Xu, P. (co-first authorship); Jiang, L. G.; Paaske, B.; Kromann-Hansen, T.; Jensen, J. K.; Sorensen, H. P.; Liu, Z.; Nielsen, J. T.; Christensen, A.; Hosseini, M.; Sorensen, K. K.; Nielsen, N. C.; Jensen, K. J.; Huang, M. D.; Andreasen, P. A.Plos One2014,9.

获奖情况


其他


Copyright 生物药光动力治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 中国福建省福州地区大学城学园路2号福州大学国家科技园阳光楼南613室 邮编: 350116  电邮:  t23156@fzu.edu.cn 电话:  +86-591-22867273   传真:   +86-591-22867273